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揮灑烈愛,Frida Kahlo

好幾年前,一位忘年之交送我ㄧ本筆記本。封面是這一張圖片:
Self-Portrait with Monkey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with Monkey,1938)

記得當時他說這是一位畫家的自畫像。
一直到今年,我才從可樂Blog得知她叫做Frida Kahlo,
一位墨西哥女畫家,一位不向命運低頭的女性。


利用這次的中秋假期,借了電影《揮灑烈愛》VCD回來看,一方面也是因為看了可樂的介紹,一方面也是因為那本筆記本讓我想認識一下Frida。

想到當初拿到那一本筆記本時,寫的是我當時的年少輕狂歲月對話與夢囈幻想。也曾經在空中把裡邊我的文字化成聲音,在午夜夢迴時。

此時重拾那熟悉的畫面,記憶飛奔到當下,感動似乎也不再,但是情懷好像仍埋在心底,那是一段晦澀的過去。

《揮灑烈愛》講的是Frida的一生,電影拍片的手法也讓我非常喜愛,有點魔幻,卻又很寫實。劇情安排不落俗套也很有節奏感。加上情節又配合上Frida的畫作,更讓觀眾能夠很容易的進入到她畫作的情境空間裡,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好電影

6歲時Frida得了小兒麻痺。18歲那年的秋天(1925年9月17日),Frida出了嚴重的車禍,造成下半身行動不便,而且不孕,經過多次手術之後,甚至失去了右腿,於是Frida在苦痛中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畫出了許多她對於病痛的感受和想像,她的作品經常充滿了隱喻、具象的表徵、讓觀者震驚於一個女人所承受的各種痛苦。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離破碎的自畫像(如器官分離、開刀、心臟等具體的表徵、代表畫家的痛苦),此外,Frida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響,她經常使用明亮的熱帶色彩、採用了寫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風格。
Henry Ford Hospital (The Flying Bed)
kahlo11

Frida的畫作吸引了墨西哥很有地位的著名壁畫家迪亞哥·利弗拉 Diego Rivera注意,造成了他們兩個糾纏的婚姻,Frida初時與迪亞哥學畫,後來陷入熱戀,隨即結婚。婚後,迪亞哥風流的行為並沒有因承諾而收斂,Frida卻因為深愛他而一再容忍,直到迪亞哥犯下讓她最痛心的過錯——染指她的親生妹妹才分居。這段期間Frida到巴黎辦個展,才發現自已對丈夫的愛已勝過愛自己,迪亞哥卻提出離婚的要求。

後來兩人又走在一起,迪亞哥重新向Frida求婚,直到Frida的生命終點,迪亞哥一直陪在她身邊。

當晚,我隨即驅車到台南市北門路的唱片行去搜尋她的電影原聲帶,哈!果真還被我找到了!於是當下就給他買了下來!
CD
》相關連結:
www.fkahlo.com
揮灑烈愛 Frida @ movies開眼電影
Frida Kahlo - 維基百科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07

(轉貼)三十大夢


(photo by )

三十歲的我們,終於發現,二十歲沒有勇氣做的事,三十歲就更沒有勇氣了。為了害怕以後的人生都在猶豫與後悔中度過,不如現在活得淋漓盡致!在書市中發現一本名為《30雜誌》的刊物,不禁開始思索三十歲這件事。


孔子說『三十而立』,在平均壽命較短的千年以前,人到三十,應該事業有成,有妻有子,甚至到了三十歲,榮升祖父祖母的都大有人在。三十歲,象徵一個人生命至此,應當一切完整。

還記得我十多歲時,看過一本預測世界末日的預言書,預言家拿氏預測在我二十多歲時,世界就會滅亡,當時我還不以為意,我認為我人生的精華就是在念大學那四年,大學畢業之後,我玩也玩夠了,死而無憾。

 到了大三,我又寫了一篇得獎的小說,故事內容描述一個二十九歲的女人,憂傷地回顧歷盡滄桑的人生。等到我真正走近三十歲 ,才發現我並沒有歷經我想像中的那麼多滄桑,事實上我跟二十歲一樣,還有好多事沒做,還有好多地方想去玩,感覺人生無盡,等待我去探索。

某一部分的我,始終像個孩子,生活還有夢想,人生還有可能。而我的許多朋友們,也都與我一樣。與二十歲相比,我們只是忽然長大十歲,但都還是那麼愛玩,想念瘋狂的感覺,生活中一事無成,害怕責任與束縛,所以我們都比從前更努力地裝可愛。

那天,與一個七年級的男生阿豪一起吃飯。提到旅遊的話題,他神采飛揚地說:『我二月去了倫敦、四月去泰國、暑假去歐洲自助旅行,現在打算九月去峇里島。』剛開始我以為他家經濟狀況不錯,免費供應他環遊世界,他卻泰然自若說一切都是他靠打工存的錢。兼了兩 三份差,平時非常省,把所有的錢存起來旅遊與吃大餐,這就是他的人生哲學。

『我想要趁大學畢業前,拚命地玩,看看自己能玩到什麼程度。』

這位七年級的阿豪補充:『當然是指正當的玩法啦,我們也不會去嗑藥什麼的。』

散會之後,與我們一起晚餐的六年級前段班的男性朋友,感慨地說:『其實我好羨慕他喔,我像他這種年紀的時候,也沒他這種勇氣。』

這時候,我才發現,再怎麼努力裝可愛,我與我的朋友,我們也回不去二十歲了。

 ● 朋友看了電影『落日殺神』,跟我討論他的想法。

『落日殺神』這部電影在講述洛杉磯有一個平凡的計程車司機 Max ,他的夢想是開一間度假禮車的公司,他總是安慰自己,告訴別人:『開計程車是暫時的。』但是他一開卻開了十二年。

有一天他遇見不 平凡的殺手VincentVincent 揭穿 Max自欺欺人的藉口:『不過是租一台車,先付頭期款就好啦。你的夢想並不難。況且,十二年,也稱不上只是暫時的。』

導演透過演員的台詞來傳達: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做他們所謂暫時的工作,生命就這樣消失了,毫無理想可言。害怕改 變,不敢放手追求自己的人生,終於庸碌一生。

Max 因為遇到 Vincent,歷經了失序脫軌的一個夜晚,才讓他體驗到:沒有什麼不可能或不可以,只是敢不敢去做罷了。三十歲是一個很奇妙的年紀,明明已經不是二十歲了,內心卻還是蠢蠢欲動,有種想要放手一搏的衝動,或許是覺得現在再不做,到了四十歲就絕對不可 能了。

於是我辭掉做了五年的工作去念研究所;患有恐婚症的朋友終於決 定結婚;猶豫了半年,還是辭掉工作去創業的大學同學;雖然沒有積蓄、不熟法文、同行的朋友甚至退縮了,三十歲的女同事還是決定辭 掉工作隻身去法國遊學……

三十歲的我們,終於發現,二十歲沒有勇氣做的事,三十歲就更沒有勇氣了。於是二十歲的夢想,到了三十歲,也沒有成真。為了害怕以後的人生都在猶豫與後悔中度過,不如現在活得淋漓盡致。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Died Heart

心死之人,往往什麼事情都辦的到。
~《The Book Thief》


偷書賊(The Book Thief)

book
2007年9月20日凌晨一點,終於把《偷書賊》讀完了。
看完整本書的感覺,是澎湃,是無奈,是傷感。
就像好幾年前看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一樣。

光看《偷書賊》的書名,著實無法聯想竟然描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故事。
更訝異的事,作者利用是專為人類所製造的戰爭撿拾靈魂的死神,來為讀者述說故事!
因為是從死神的角度來述說故事,所以許多的情節看似客觀與平實,
但是真正的感受,讀者可以感受到的感動,卻是隱藏在文字的背後!

這樣的安排,讓我在讀起這本書的時候,總感到人類許多的荒謬與嘲笑。

我很難不把這本書和《辛德勒的名單》聯想在一起。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深讀的書。

文字,的確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內容簡介
=======================================================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
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

死神首度以豐富的感情,為讀者講述一個孤單的小女孩,
如何藉由閱讀的力量,度過人生最艱困的時期。

  9歲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賽爾在弟弟冷清的喪禮後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冊,為的是要紀念自己永遠失去的家庭。寄養家庭位在慕尼黑凋蔽貧困的區域,大人彼此仇恨咒罵,老師狠毒無情,戰火時時威脅人命。莉賽爾每晚抱著掘墓工人手冊入睡,惡夢不斷。養父為了讓她安眠,於是為她朗誦手冊內容,並開始教她識字。

  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世界,讓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也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讀書給躲在養父家地下室的猶太人聽,在空襲時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鄰居朗讀故事,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潛移默化改變了原本粗鄙的性情。

  對照著戰場上萬人之間的爭奪殘殺,莉賽爾藉由閱讀與文字所散發的力量,讓死神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一面收取戰場上的靈魂,一面思索人性的深奧:為什麼人類一面展現殘酷的殺戮,一面又有發自內心的關愛呢?

  多年以後,死神前去迎接莉賽爾的靈魂。死神坐在喧囂的大馬路旁,忍不住感嘆道:「人哪!人性縈繞我的心頭不去!人性怎能同時間如此光明,又如此邪惡!」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07

Forgiveness

「寬恕罪人最大的壞處是,你和他皆會走向相同的道路,何不然的與其心態,往往讓自己變成兩種不同模樣的人物。」

「虛構人物的虛構,無法構成真實人物的價值。真實人物的悲哀,更是難以在電影裡頭如實的呈現。就算真實的呈現,也在不可言喻魔幻時空下被巧妙的解釋然後過去了。」

~~摘錄自Milla's 《柏格曼先生,我還是慢了呀!》


Ingmar Bergman 1918/7/14~2007/0730

柏格曼中文部落格
The Magic Works of Ingmar Bergman!
APUNTES SOBRE EL CINEDE INGMAR BERGMAN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到站了,該下車了.....

01 在大公司的職場生涯,像乘坐一台公車
在大公司的職場生涯,像乘坐一台公車...


曾經真的以為,我會為了車上的乘客,陪他們一起到達終點。
曾經為了某些朋友提早下車而感到不捨與惋惜。
總會在某個大家都還在沉睡的片刻,
環顧四周的事物與回憶,歡笑點滴,

而我坐了近八年的車程,換了一次座位之後,
也看著許許多多的人們上上下下這部車,
現在,換我拉起了下車鈴,
準備下車。


小小攝影師

相片-0039

兒子每次看我拍照,總是要過來跟我搶相機。
索性也讓他學著拿相機的姿勢,ㄟ~~倒也有模有樣!


Saturday, September 08, 2007

小丑

可口可樂總裁曾說:
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
五個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

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
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

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
掉了,
就碎了...


朋友們,別太賣力工作了吧!
在老闆面前,我們都是小丑。

有空多陪陪家人,
有空和老友月下共飲,把酒言歡吧!

老而不厭&(轉貼)半塊餅乾

借用朋友Blog的標題『老而不厭』,因為我覺得她寫的很好。

1985年,在台北,我們彼此相遇了,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往後的二十多年來,大家彼此仍常得知某人在台灣某處的訊息,甚或在另一半球的某個遙遠國度的消息。
而其他人仍在島內四處飄浮著。

幾年過去了,
有的人也選擇的在某處開始紮根,有的依舊流浪著。

記得那風箏嗎?大家的線都還未斷吧!

老而不厭。
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詞--老。

台南孔廟
攝於府城孔廟

自從看到了下面我將轉貼的文章之後,很想找老朋友聚聚。
人生幾何,生命裡的過客來來往往。
而在夜闌人靜時,生命步入成熟的壯年歲月開始,
身旁的小夥子們一個個蹦現,更讓我驚覺自己的年代好似久遠。
這時似乎總會懷念當年的狂狷,以及久未見面的朋友。

一張張曾經熟悉的臉孔,
隨而浮現在聚會的是沉澱在記憶深處的歲月痕跡。

其實我們都不老,
在聚會的當‧下。
 

============================================================================ 

文章分享 : 半塊餅乾
 
記得大四那一年,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進入大公司、領高月薪;
如何在短期內還清家中債務、出人頭地…等。

很幸運的,我後來進入了國內某知名集團工作,擔任外籍主管的翻譯兼特助。

由於職務的關係,我得以參加很多高階主管聚集的決策性會議,
讓我這個念應用外語出身的社會新鮮人,
得以比其他同輩更快學到很多關於零售採購、談判技巧、利潤分配、
業績追蹤、行銷企劃等專業知識。
那時候,我以為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隨著工作時間增長、工作量增多,我變得早出晚歸,
常常大清早還就進入地下道內搭捷運,步出公司時已是晚上,一整天都沒看到陽光。
因為加班,我常挨餓到晚上九點多,
滿腦子想的都是毛利與業績,邊吃泡麵邊打隔天要用的報告。
我忘了要打電話回家關心家人,
錯過了和朋友們的聚餐,
割捨了我最愛的籃球和閱讀,
忽略了四季的更迭,
更嚴重的是,
我漸漸忘了曾有的夢想,
也越來越不認識鏡子裡面的那一個人是誰……。

於是我毅然決然遞出辭呈,並在一週內訂好機票和簽證,
一個人獨自飛往印度,展開了我人生目前以來最有意義的旅程。

在這趟旅程中,我沒有事先訂任何飯店或做任何行程規劃,
甚至,我連旅遊導覽都沒帶就出門了。
我體驗了「流浪」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我透過與當地人民的接觸,了解了生命真正的意義。

在窮苦的印度,連喝一杯乾淨的水都是祝福,我不再汲汲營營,

每天清晨,我划著一艘小船,在恆河上慢慢的渡著,
當時間空間都被抽離後,人就會很自然地回想自己的過去,遙想自己的未來。

當我開始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薪水、位階、財產等等這些物化的東西後,
我整人豁然開朗,開始想要多接觸當地人民的生活。
於是我在恆河畔召集那些向觀光客兜售香菸、蠟燭與紀念品的小孩,
他們年紀都很小,有的才三四歲就出來做生意。
每天黃昏我們相約在一個階梯式廣場,由我免費教他們英文,
在夕照下,我們圍成一個圈圈,
有時唱歌,有時這些印度小孩會拉著我的手寫印度文給我看,
然後我們在夕陽餘暉中各自漫步回家。

離開印度的前夕,我買了包餅乾,目的是要分給我的「學生」們。
只見他們自然形成一列,一個個乖巧的排隊等著領餅乾,我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就在這時候,我發現我的餅乾發光了,卻還剩下最後一個小女孩沒有領到。
我想起身再去買一包,卻看到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
心急的我想辦法用簡單的英文告訴她我沒有忘記她,
但因為語言上的障礙使得她難過的放聲大哭。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走了過來,
將他手中的餅乾剝一半遞給了小女孩,
接著其他小朋友跟著重複同樣的動作,
一眨眼,原本淚汪汪的小女孩手中已有三四片餅乾,
一群小朋友碰碰跳跳的笑著跑開了。

親眼目擊這一幕的我不禁紅了眼框。

原來,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原來,分享是那麼樣的快樂。

而且最令我動容的,是這位小男孩發自內心的舉動,
並沒有來自任何人的指令或後天的教導,
全是他發自內心的行為舉止。

那一晚在恆河畔,我想了很多,
為何物質生活享受遠超過印度人的我們,
在精神層面上卻不一定能像他們一樣快樂?

人民所得提高後,是否生活就能夠變得更幸福?
沸沸騰騰的教改,究竟改了些什麼?又教會了我們的孩子些什麼?
現代的小孩子不需要排隊領餅乾,究竟是禍是福?
他們如果不知道挨餓為何物,將來樣怎麼懂得惜福感恩?
如果我們的教育、社會的價值觀乃至評斷人的標準,
都不斷的強調名次、位階與年收入,
扣掉有幸能夠符合這些標準的人,
剩下的芸芸眾生如何平衡人生本來就會有的不完美?

如何接受餅乾發到你時剛好沒了?
有幸拿到餅乾的人如何回過頭來幫助沒拿到餅乾的人?

回國後,我一直記得這一幕,並與週遭親朋好友分享這個難得的經驗。
希望這半餅乾能夠激發更多人的愛心與善心,
讓這樣的善行一直傳下去,
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溫馨;

也藉由這半塊餅乾,激發更多人去思考更多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
包括教育、社會價值觀、團體與個人的平衡、貧富差距等。

身處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私己的時代洪流,
我想我們所需要的,應是跨越種族紛爭、黨派色彩與階級差別的一種互助精神。

或許,目前台灣社會最欠缺的,是這半塊餅乾吧!